找到7条结果

  • 紫癜性肾炎同IgA肾病在临床表现、病理等都很相象(除了前者有皮肤紫癜)。所以,国际权威治疗指南推荐按IgA肾病治疗(见前文: 我较重的IgA肾病使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能有好处吗?) 但目前有些研究证据似乎显示:紫癜性肾炎还略不同于IgA肾病,如果其病理较重,紫癜性肾炎比相同病理情况下的IgA肾病更趋进展,激素甚至免疫抑制剂更积极使用似乎病人更可获益。但关键是这些证据都很弱,多是些个案报导,小样本病人观察。迄今为止,还缺乏高质量研究证据证明紫癜性肾炎不同于IgA肾病,激素或免疫抑制剂对其肾功能的下降有保护作用,证明免疫治疗病人获益超过风险。 那如果您是紫癜性肾炎病理还较重,该
    陆福明 主任医师 2019-08-03 06:15:54
  • 尿微量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尿微量蛋白是指正常尿液中含量极低的一组蛋白质,但在肾脏病变时,尿液中微量蛋白含量可异常升高。目前临床检测的尿微量蛋白包括尿微量白蛋白、β2微球蛋白、尿转铁蛋白、α1微球蛋白、免疫球蛋白G。尿微量蛋白检测临床意义:1)用于诊断肾脏疾病,如儿童紫癜性肾炎或狼疮性肾炎蛋白尿定义之一是尿微量白蛋白30mg/dl(1周3次),β2微球蛋白和α1微球蛋白增高可以用于Dent病诊断;2)用于早期发现其他疾病引起的肾脏损害,如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紫癜性肾炎的早期监测;3)有助于鉴别肾脏损害位置,尿白蛋白、转铁蛋白和免疫球蛋白G增多提示肾小球损害,而β2微球蛋白和α1微球蛋白提示
    李国民 副主任医师 2024-04-11 14:39:04
  • 今年刚发表的国际权威治疗指南(KDIGO)对IgAV(原名紫癜性肾病)治疗有多项更新。新指南有这样一些阐述: •原名紫癜性肾病现改名IgAV(IgA血管炎)。 •小于16岁青常呈自限性。成人常较重及复发。 •腹、肺型可危及生命,需免疫治疗。 •不推荐用激素预防出现IgAV。 •牛津病理分型不适用。 一、对临床表现呈非急进性肾炎(RPGN): •评估CVD危险并干预。 •戒烟、控制体重、运动。 •无特别饮食干预推荐。 •降压达标。 •最大耐受量普利/沙坦使尿蛋白0.5g/天。 •可能的话,参与临床研究。 •如3月后尿蛋白仍1g/天: 可考虑使用激素6月(用法同IgAN)。 •用激素前须向病人
    陆福明 主任医师 2020-06-12 07:16:21
  • 不推荐查!因为,过敏性紫癜常有食物或药物过敏。可产生皮肤紫癜、关节、腹腔及损害。但过敏源检查往往查不出是何种食物或药物过敏。故没必要作此检查。如果,在进食某种食物或药物后,皮肤会新出现紫癜,而且,经仔细观察,这二者之间确实存在时间上因果联系,那就今后尽量避免再进食这种食物及药物。否则,沒有必要把民间认为很多会发的食物从您的食谱中永久剔除。当然,用药尽可能当心。有一原则:可用可不用的药,尽量不用!用药后皮肤会新出现紫癜,存在明确联系,今后尽量不再使用! 一旦皮肤新出现紫癜,除及时皮肤科门诊,口服抗过敏药(严重的可小剂量激素2一3周),应监测尿常规、尿白蛋白/尿肌酐、eGFR(肾功能
    陆福明 主任医师 2019-08-05 07:50:36
  • 狼疮性肾炎、膜性肾炎、紫癜性肾炎、乙肝相关性肾炎等诊治。擅长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治疗。擅长诊治肾病综合征尤其难治或反复复发类型。擅长慢性肾脏病(CKD)不同分期规范治疗以延缓肾功能进展。擅长临床血尿、蛋白尿的诊断、鉴别诊断与治疗。擅长肾移植后各种内科处理如抗排斥药物剂量调整、血肌酐变化、蛋白尿及如何提高长期人和移植寿命。(有点自夸哦。但自认为是真实的)。
    陆福明 主任医师 2019-06-19 09:47:33
  • 激素不能预防过敏性紫癜的复发,也不能降低过敏性紫癜肾炎发生的概率。 总结: 总的来说,过敏性紫癜的病因因素众多且复杂,在冬秋季节高发,会表现红色皮疹、关节肿痛、不同程度的腹痛,急性期表现可能很重,但这些症状都是可以治愈的,并且不会留下后遗症,所以家属不用紧张,发现症状需要及时就医。但必须遵医嘱定期复查尿常规,一般前2个月要每1-2周查一次尿常规,过敏性紫癜合并肾脏损害可轻可重,需要早发现、早治疗。 参考文献: 黎书,王峥.儿童过敏性紫癜诊疗指南解读[J].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2014,10(06):733-736. 吴小川,唐雪梅,胡坚,张秋业,黄建萍,李永柏.儿童过敏性紫癜循证
    曾锦华 主治医师 2023-02-09 12:27:05
  • 肾小球基底膜病、肾移植术后复发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骨髓瘤性肾病、新月体IgA 肾病、新月体性紫癜性肾炎、重症狼疮性肾炎等。  03、风湿免疫性疾病  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结节性多动脉炎、嗜酸性粒细胞肉芽肿性血管炎、重症过敏性紫癜、抗磷脂抗体综合征、白塞病等。  04、消化系统疾病  急性肝衰竭、重症肝炎、肝性脑病、胆汁淤积性肝病、高胆红素血症等。  05、血液系统疾病  血栓性微血管病、冷球蛋白血症、高黏度单克隆丙球蛋白病、多发性骨髓瘤(伴高黏滞综合征)、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溶血尿毒症综合征、新生儿溶血性疾病、输血后紫癜、肝素诱发的血小板减少症、难治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 健康号 2024-09-06 09:24:31